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信息早知道『2025.5.15』总第96期

发布日期:2025-5-15    浏览量:370次

【热点关注】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拟表彰名单公示  

2、中疾控公布拟推荐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  

3、国家卫健委:审查通过樱花多酚等11种“三新食品” 

4、国家疾控局:踏青游玩 警惕蜱虫叮咬

图片

【科技前沿】

图片

5、“同济·木兰”女性肿瘤AI大模型进入临床  

6、新型贴片实现药物定制化靶向递送


【健康科普】


7、熬夜能减肥?不吃油脂才健康?这些误区要避开→


【详细内容】


1、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拟表彰名单公示

根据《献血法》《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规定,我委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国无偿献血表彰活动,2022-2023年度为第12个表彰周期。经各地统计申报并按程序复核,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拟表彰:无偿献血奉献奖757,424人,其中终身荣誉奖12,198人、金奖145,793人、银奖174,647人、铜奖424,786人;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373个、个人奖160人、特别奖156个;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15,699人;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4,403人,其中奉献奖3,739人,特别奖664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日期为2025年5月13日至19日(内容来源:国家卫健委)

2、中疾控公布拟推荐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拟推荐2025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传染病防控质谱分析创新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等20个项目入选。公示期为2025年5月12日至19日。(内容来源:健康报)


3、国家卫健委:审查通过樱花多酚等11种“三新食品”

近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樱花多酚等2种物质申请作为新食品原料,过氧化物酶等6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二十二酰胺等3种物质申请作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内容来源:新京报)

4、国家疾控局:踏青游玩 警惕蜱虫叮咬

初夏时节,草木葱茏,一些公众利用闲暇时光到户外踏青露营。然而,潜伏在草丛中的蜱虫,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隐患。国家疾控局日前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蜱虫叮咬可传播多种致命疾病,需提高防范意识,掌握科学应对方法。

每年4至9月是蜱虫相对活动频繁期。当宿主经过时,蜱虫会以“搭便车”方式附着人体,偏好在皮肤薄弱处如头皮、耳后等部位寄生。

专家强调,发现蜱虫叮咬切勿硬拽,应先用酒精麻痹虫体,再用消毒镊垂直拔出头部,若残留口器需及时就医处理。如果被叮咬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蜱虫叮咬史。畜牧部门提示,定期为宠物、家畜驱虫可降低人畜共患病风险。(内容来源:新华网)

5、“同济·木兰”女性肿瘤AI大模型进入临床

近日,“同济·木兰”女性肿瘤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据悉,该模型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等机构和企业共同研发,是国际上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女性肿瘤大模型。公众可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掌上同济”App,在互联网医院下的“同济·木兰AI咨询”栏目中获得免费服务。(内容来源:健康报)

6、新型贴片实现药物定制化靶向递送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默教授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教授团队、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余存江教授团队及香港城市大学于欣格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一种用于内脏器官的无电池纳米流体细胞内递送贴片》的论文。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肿瘤转移的器官趋向性分子机制,更为开发针对不同转移灶的特异性治疗靶点提供了新思路。(内容来源:健康报)

7、熬夜能减肥?不吃油脂才健康?这些误区要避开→

当前,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什么是“无效减重”?为什么减肥总反弹?体重管理还存在哪些误区?

(1)什么是无效减重?该如何避免?

无效减重和体重反弹是很多减重者面临的难题,专家表示,一般减重量少于5%属于无效减重。比如一个200斤的人,减重量少于10斤,就属于无效减重。

通过一些极端方法,如不合理的运动或过度节食可能会使体重短期内下降,但减少的主要是身体中的水分甚至肌肉,而非脂肪。同时,还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反而不利于长期的体重控制。而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很容易反弹,这些都属于无效减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张鹏指出,体重反弹主要有几个原因,如用了不适合自己的方法、减重成功后放纵等。

张鹏介绍,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然的体重调节机制,叫“代谢记忆”。比如当一个人从200斤减至150斤,身体尚未适应新体重,就会有一种力量把体重往回修正。减重成功后,通常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身体才能逐步接受新体重,实现体重稳定。

因此,减重时要设定合理的目标,采用科学的减重方法,并且在减重成功后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这些减肥常见的误区你中招了吗?

① 熬夜能减肥 ❌

有人说,熬夜可以消耗体能,这样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而张鹏表示,熬夜不仅不能减肥,而且可能会导致肥胖。熬夜会导致内分泌发生变化,引起一些炎症反应,还可能加速体内脂肪蓄积,更容易导致一些疾病。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陈伟也表示,人体受激素调节,大约在晚上10点、11点时,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激素都会开始下降。这时,如果人们还醒着,就会产生饥饿感,有吃饭的欲望,这是身体诱导的,建议大家应时而睡。

如果睡得特别晚,机体的代谢会非常差,一起床就是中午饭,每个细胞都“饿疯了”,会进一步蓄积脂肪。所以在营养学中,顿数越少,胖得越狠。

②不吃油脂才是健康饮食 ❌

专家表示,饮食需要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油脂类、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每个星期至少吃40种以上的食材,营养摄入才能均衡,严格限制油脂的摄入反倒是一种伤害。

③晚上不吃饭就能减肥 ❌

陈伟表示,晚上不吃饭并不能减肥——

吃晚饭是人类正常生活行为,一日三餐、定时定餐,消化液会按照节律进行分泌。一旦打破这个规律,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长期不吃晚饭会使身体代谢机能明显下降,反而不利于未来减重。(内容来源:山东疾控)




END



供 稿:孙璐璐

审 稿:郑传涛

编 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