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信息早知道『2025.7.3』总第115期

发布日期:2025-7-3    浏览量:38次
图片

【热点关注】

图片

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2、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

3、国办:推进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4、两部门: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图片

【健康科普】

图片

5、毕业旅行,这份健康提示请查收

图片

【详细内容】

图片

1、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7月2日18时,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具体见后)。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分为5个风险等级: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其分级标准是根据高温与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分析得到的。该产品不再用全国统一的阈值来衡量各地的风险级别,能够体现区域性特征,将为各地区公众做好高温健康风险防范提供指导。

2、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出,2025年制定第一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3、国办:推进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

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省级盲人按摩医院建设,更好发挥区域示范中心作用。支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从业,扶持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依托盲人按摩实训基地及专科医院,开展盲人保健按摩骨干师资培训和盲人医疗按摩培训。支持盲人保健按摩机构连锁化、品牌化、多样化经营,促进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4、两部门: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强调,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做好疾病谱、临床用药需求等数据归集和分析,开发适配创新药研发需求的数据产品,支持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合理确定研发方向、布局研发管线,提升创新效率。

5、毕业旅行,这份健康提示请查收

旅行前准备要充足

主要是证件类、电子设备、药品及常备衣物等。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备些常用药,如晕车药、感冒药、肠胃药(防止饮食不适拉肚子),有中暑风险的话,可以带些藿香正气水。不过要注意,部分药物含有酒精,服用后不要开车或骑行。

途中安全要注意

注意人身安全

外出旅行时,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出行,要选择风险小的游玩项目,不要去未经开发的野景点。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深夜单独外出,或单独去偏僻地段,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等等。喜欢探险的同学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陪伴下做好线路规划,结伴同行,不要盲目乱闯。

注意饮食卫生

外出旅行游玩时,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到有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不喝生水,尽量少吃或不吃生食、凉菜。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等。

合理补充水分

外出游玩时,要合理补充水分,做到定时饮水,不能等到口渴难耐时才喝水。

预防动物咬伤和蚊虫叮咬

不招惹流浪犬等陌生动物。入住动物主题酒店时,应提前向工作人员了解动物性情和习惯。喂食动物后应及时洗手或用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及时清洁双手。一旦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应及时到指定的狂犬疫苗接种门诊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疫苗。

夏季高温有利于蚊虫的繁殖,外出游玩应注意防范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爬山时或者穿过林区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并提前喷洒驱蚊液。被蚊虫、跳蚤等叮咬后,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嗜睡、肌肉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甚至突然昏迷,要及时就医。

预防高温中暑

根据自己的出汗量来摄入相应的水分,不要让身体出现缺水的情况,可以提前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防中暑的药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可以喝点绿豆汤清凉解暑。

需要注意的是,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中均含有酒精,服用后短时间内应避免骑行和驾驶车辆,还要避免与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同服。若服药及补充水分后,中暑症状仍未缓解,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注意控制情绪

旅途中,要注意控制情绪,既要做到心态上积极乐观,也要做到体力上能够承受。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人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劳逸结合,量力而行。劳累是这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以上内容来源:国家疾控局、国务院办公厅、健康报)




END



供 稿:禹娜

审 稿:张科华

编 辑: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