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如何对特殊健康状态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之一?

发布日期:2019-4-25    浏览量:3426次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医务人员或儿童家长咨询一些特殊体质的儿童疫苗接种问题,譬如早产儿、新生儿黄疸、热性惊厥、有癫痫病史的儿童能不能接种疫苗?长期以来,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是否为疫苗接种禁忌,缺乏统一的说法,使预防接种医生和儿童家长在接种疫苗时难以把握。虽然特殊健康儿童在人口中比例较小,但该部分儿童的健康更需要关怀和爱护。现依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相关疫苗说明书并参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发布的“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等文献撰写此文,以供广大儿童家长和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参考。


      1.医院产科如何对早产儿、低体重儿进行疫苗接种?

      我们知道,新生儿出生后,医院产科接种室负责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早产儿是指孕期<37周的新生儿,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1500g的为极低体重儿。对于健康早产儿且体重≥2500g的可以正常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但对以下情况要特殊执行。

      1.1对低体重(体重<2500g)的新生儿(足月产或早产)要暂缓接种卡介苗,待体重≥2500g后,生长发育良好,再行补种卡介苗。

      1.2 HBsAg阳性或不详母亲所生早产儿、低体重儿也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但在该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满1月龄后,再按0、1、6月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免疫。

      1.3 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足月产或早产),出生后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的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肉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由于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具有普通免疫球蛋白的基本属性,卡介苗接种要与其间隔一个月。

      1.4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1.5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部位推荐接种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

      2.对黄疸的婴儿如何接种疫苗?

      婴儿黄疸(infantile jaundice)是婴儿期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约60%的新生儿可暂时性出现。主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黄染。黄疸是一种症状学上的诊断,它不是一种疾病。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多数为生理性。婴儿黄疸大多是因新生儿期黄疸迁延不愈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所致,多发生在1岁以内,随着年龄增长,多数可以自愈。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多样,主要由于感染、围生、母乳性、溶血、代谢等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以及胆汁排泄障碍所致。建议如下:

      2.1对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患儿,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可按免疫程序正常接种疫苗。对病理性黄疸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接种乙肝疫苗。

      2.2对病理性黄疸患儿需及时查明病因,暂缓接种其他疫苗,建议前往专科门诊就诊。